close
這是一篇四年前的遊記,時序回到大學畢業,92年的夏天.....
          探勘隊,有著向未知環境探索的本質,在人跡罕見充滿原始味道的深山峻嶺中,一群人懷著冒險的精神、相互扶持倚靠,一同克服困難狀況考驗,患難與共的情感是令人無法忘懷的。
高山縱走,行走於台灣的屋脊之上,開闊的視野能讓人一飽山色之美,若是天公作美,頂著純淨的藍天、皎潔的白雲,伴著徐徐的清風,行走於廣闊的高山草原或一脈相連的稜線之上,看著遠山雲海或腳下的溪谷深壑,壯麗之美令人沈迷陶醉。
巴沙灣山、牡丹岩,是個同時擁有探勘與高山的完美路線。台大白石傳說中的兩篇記錄,對於牡丹岩的描述是那樣的傳奇,而巴沙灣谷又是如此的美好,令人實在很想去看看那樣神妙的地方,進去和出來的路程上,是擁有眾多美麗高山湖泊的能高安東軍,是大學歲月中很想走,卻一直苦於無人開隊的高山縱走,而今,大四畢業了,等著入伍,不如利用這段時間,開這一隊,為大學生涯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,也了卻心中的一份遺憾。
在面對其他同時期隊伍的競爭之下,幸運地能拉到了出隊班底,雖然只有區區三人…..不過其中有經驗豐富的小泝學長,使我對此次隊成功的信心大增,此外小猴和金剛這兩個要升大三的學弟,實力與經驗也趨成熟,更是山社的大樑,這樣的班底還真是一時之選!雖然能搜尋到關於此路線的紀錄只有那寥寥的兩篇遊記,但那又如何?就讓我們自己去闖,親眼去瞧瞧那傳說的地方。
後來,同時期社上的其他隊伍都倒掉了…..
8/11 第一天
司機吳大哥對道路的熟悉實在令人佩服,穿過了小巷,經過了田中的阡陌,只花了兩個多鐘頭就從台中把我們載到屯原登山口。
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這天所走的路程,大部分是熟悉的能高越嶺路西段,路大好走,台電工人能騎著野狼於其上奔馳,對爬山的人來說可是高速公路,於是小泝帶頭領軍,以稍快的步伐前進來趕進度。一小時多,來到了雲海保線所,這裡周圍廣植花草樹木,有樹陰可乘涼,視野開闊,可眺望遠山浮雲,老舊樸素的木造平房旁還有水龍頭,可洗去汗水的黏膩,應該沒人會勤勉地衝過此地趕路吧?!來這是一定要休息的,先來粒桃子,滿足一下口腹之慾,再洗把臉,悠哉地四處瞧瞧望望,覺得差不多了,再扣上背包,上肩,繼續趕路。
        保線所後的大崩壁已有清楚踏實的路基了,想想四年前剛崩塌沒路基時,還得胡老師在前開路,砍步階,學長左右指點腳點,搞了好久才通過。而今,只望了望崩壁的規模就輕快地走過向前邁進。中午,到達天池山莊,在此吃午餐大休。

        躲在大門屋簷下以避開炙熱的陽光,但眼前遠處的能高稜線上,高聳的雲朵已升起,正在相互集結擴大中,而這天的預定紮營地-卡賀爾水池,也正在那團雲霧之中,看著遙遠的卡賀爾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,


想說的只有:阿,好遠喔…..此刻我們所能做的,大概就是盡量把自己餵飽吧?!  
        在勤勉的學弟催促下,我們繼續向下一個景點-光被八表碑前進。沿著山腰繞行,漸漸的,眼前稜線的背景已不再含有令人愉快的藍天了,到達光被八表碑時,天空早已完全為雲霧所籠罩,雖然會為其後續發展而感到擔憂,但好歹它為疲態顯露的我們阻擋了陽光的荼毒。每個人睡眠不足的症狀開始一一展現,沒多說什麼,各人各自找塊地方,在這光被八表碑基座上,或坐或躺,小瞇了起來。待閉目養神了一會兒後,才站起環顧四周風景和仰望這頗具歷史價值的紀念碑,才民國四十年,在那物資機械缺乏時代,就能完成跨越中央山脈的東電西送工程,真是太了不起了!

        踏上能高安東軍的傳統高山縱走路後,手持一把小陽傘,漫步於寬廣的高山草原上的幻想頓時破滅,這是條只有一步寬的小路,得內八一直線,沿著稜線上上下下起起落落地走,周圍是長得跟腰胸一般高的濃密箭竹,只留個窄窄的縫,讓鑽行其中的人因露水浸濕衣褲,鞋內積水而發出咒罵,有時,薊草或懸鉤子還會冷不防地偷襲你。在這漫天大霧沒有景色、衣物全溼、崎嶇小路上,能使人心情稍好的,是眾多開得相當繁盛的不知名高山植物的花朵,和那似乎只在高山上才見得到,橘黃色的懸鉤子果實,水分飽滿,滋味酸甜,相當可口呢!而能支持你度過這種環境下的連續陡坡是那被惡整的憤怒感。但再怎麼憤怒,還是會被飢餓所帶來的無力所擊倒,幸好已過了陡稜,來到寬緩的地方了,而前頭也適時傳來發現營地的聲音,終於,這天的辛勞快要結束了。
我們紮營在3018山頭南鞍的一凹地上(767,564),雖有點狹長,但頗為寬敞平坦,是這附近唯一較大、夠平坦,適合紮營的地方。運用一根路上撿來的短短樹杖和一支登山杖,低矮的外帳就搭了起來,才搭好沒多久,天空就飄起雨來,眾人紛紛鑽入外帳內避雨打理內務,只剩一勇夫-金剛仍待在外頭收拾東西,其堂堂六尺之軀要龜縮於這低矮外帳下實是不悅,但雨越下越大,最後他還是沒輒地鑽進來頂外帳。此後四天,我們都沒辦法擺脫淋雨的折磨,看來只有這天雨是下得最是時候了,等搭好了外帳後才下。雖是低矮,但對只有四人的我們來說,這外帳實在是很寬敞,睡起來比四人蒙古包要舒服很多,不過要多花費心思搭建就是了。在小泝保母餵養下,飢腸轆轆的我們得到了滿足,窩在外帳下打屁聊天,脫去溼冷的衣服,蓋著暖暖的睡袋,喝著熱熱的濃湯和等不及讓它凝固的布丁,山上的這一切,是那樣的簡陋克難,卻又是那樣的讓人心滿意足,這一夜,又是個令人愉悅的夜晚,一覺到天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zuor 的頭像
    Tzuor

    Tzuor

    Tzu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